。
到了乡下,她借住在村民家里,天天开着面包车四处购买单子上的东西。米,面,花生都是成袋成袋的买,衣服,洗漱用品,卫生用品更是成箱成箱的批发,像衣服是每个年龄段的都有,而且不分男女,为了适应那个年代,她挑选的比较保守的颜色和款式,后来,更是让专门找那些断码处理的衣服,不仅保守而且还便宜,一举两得。
鸡鸭鱼肉都是到乡下直接向村里人直接收购,宰杀,用热水烫过,拔毛三步过后,用真空包装。
村子里有养鸡养鸭养鹅的全都送过来,围在一起,拔毛,干的热火朝天的,王晴天就趁机和她们聊天,聊起以前的旧事,这些人的年纪大的有六七十,小的也有四五十,多多少少都经历过那段时间。她开了一个头,村民们就聊起来了,各自说起那时候的事情,你一句我一句的,都快赶上开大会的热闹程度了,而对于那段时间的最深领悟,结论就是一个字:苦。
晚上,王晴天开始学习1973年那段时间的历史。但,无论是电视还是书本对于那段时间的历史都是三缄其口,非常少。
于是,她开始更加积极地向村中的老人询问,借口是她想写本书。老人无有不应的,你回一句,我应一句,倒也给她勾画了一个淳朴,落后但朝气十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