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必让闹出此事之人生不如死。”
却原来自泰昌十二对满清宣战起,到如今泰昌十三年,山东、河南等省连年大旱,蝗灾严重,农田欠收,瘟疫流行。因为朝廷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与满清的交战上,地方官员对灾情的应对有些玩忽职守,隐而不报,以至于农民大饥,饿殍载道,尸体盈野,激起了不少的民愤。
李青山出身农民,屠宰为业,因帮助饥民买粮而与屯粮不售的奸商发生争执,失手将其账房先生打死。因为奸商买通了当地官差,走投无路的李青松干脆心一狠,聚众数千人起义,自称“渠魁”。李青山本被逼起义,应该很好招抚。杨太后这么一想,便稍微放下心,转而下令严惩山东、河南等省官员。
杨太后本打算准备将山东、河南等省官员一溜的清理过后,才着手处理新窜出来的造反头子李青山。没曾想,还未有所动作呢,返京准备继职的周延儒向朱慈燐提出一个诱捕李青山的计划。
朱慈燐不明缘由,却也没有听了周延儒的意见就冲动行事,反而询问杨太后原本打算如何。拜大明厂卫出色的情报能力所赐,杨太后没几天就查到了周延儒在乘船从宜兴沿运河北上途径梁山遇到了李青山,李青山谒见意欲由其传话朝廷,接受招安。周延儒当时满口答应,回京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