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百姓来说,民国时期的房子在重新登记后,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中。
“我知道几户,就是这个情况,有一家姓杨的,抗战的时候给军队送过粮,还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打探消息。后来,当年的老首长给了钱,他们就把屋子重新翻新了,老大呢,有好几间空置的屋子。”
施红掌握的信息真是五花八门,关键时候信手拈来。
“那他们愿意把房子租给我吗?”基本上叶悠悠明白了,想要单门独户的租间房子,可能性是不大的。就算他们愿意和别人同住一个屋檐下,还要看房主愿不愿意租。
建国前,大量的老百姓没有自己的房子,建国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居者有其屋。但国家又没有能力建设足够多的住宅,只能将原有的住房,收回来再摊出去,住房面积当然就非常有限。
想要达成后世的水平,还需要很多年的发展。这个阶段,能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让所有人都有地方住,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谈什么舒适不舒适,那是以后再努力的方向。
叶悠悠想明白过来,才知道自己以前想的太简单了。以为有钱有粮就能买到房子,殊不知这个时候的房子,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
大量产权都不在个人的手上,就算有产权的,压根没有交易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