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自己也背叛了那个人,这画面会让他觉得解恨?
    幼稚, 也可怜。
    入戏后的谢云缺, 用着展希宇的身份,评判着姬清重生以来的行为。
    【般若:戏演不下去了吗?这都是因为很久之前你撒了谎。】
    【谢云缺:是,我篡改了原剧情,原本的展希宇不是这样的。】
    【般若:你应该回答的是,如果你演得不是展希宇,那是谁?】
    【展希宇:我演的是我自己。】
    【般若:现在告诉我, 为什么展希宇没有动心的时候,你已经动心了。】
    【谢云缺:因为我爱上了故事里的那个人……】
    【般若:撒谎。】
    展希宇视那个人为普通好友的时候,谢云缺就已动心,因为他演得本来就是自己。
    谢云缺知道,他一直都知道,般若断然认定他撒谎,是要听他说,他当初一见钟情的对象是姬清。
    但般若错了,他不了解谢云缺,也不了解情感缺失症。
    不会有别人,只爱那个人。就算姬清和那个人拥有同样的名字和同样的脸,但那是不同的人。
    就像展希宇和谢云缺的距离,戏里和戏外,演员和角色,情感缺失症病人和正常人,两者之间遥不可及,泾渭分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