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造麻、切麻、熟麻到碾麻,再到碓臼捶进“汗”,纸浆放进“汗”里用耙子打沤,经沉淀上竹帘抄纸,全都是人工手制,每个步骤都极尽详实。
林芝试着设想了一下,发现自己一个人也是能完成的,心里便有了底。
林芝将古方一一默记,花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做到倒背如流后,便开始自己仿制古书。
她把这本造纸八方的版本定到了清代。
必竟这八种制纸方法都是清代以前的,如果成书时间放得早了,便有漏洞,算算清代最稳妥,就定了这个。
清开桌子,林芝买了清代的泾县宣纸和相应年份的古墨摆在上头,又买了那个时候湖州善琏镇的产的羊毫做书写工具,确定算无疑漏才郑重提笔。
本来是打算抄录的,但林芝觉得默写更能连成一气,免得墨迹干湿有差,到时候被专家点出,又是一番计较。
把八个制纸古法在纸上默完,等墨汁晾干,林芝着手准备制书。
先在书页一侧打了四眼,林芝又购入清代42支纱6股蜡光白线穿紧。
为了做得形模更地道,她还特意买了那个时期的几本线装书拆了还原,学好了才一个个步骤往下走。
讲究的线装书,除了封面用绫绢外,两角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