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群臣是必然抱团抗争的。
而太子为法统传递的象征,既是朝臣认可的礼法规则之一,又是国家法制的根基组成部分。即使有废立,那也是要由充当法统拥护者的外朝大臣廷议决断。在外朝和内廷没有达成默契之前,内宫的太监当众斥责太子,明显触犯了朝臣维护的礼法威严,捋了虎须。
若中官势大,内廷压倒了外朝,这种冒犯不算什么;但现在朝堂上正人临朝,以于谦为首的文臣,都是些什么人呢?那是连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大太监毛贵、王长随都生生打死在朝堂上的猛人啊!
就连秉笔大太监舒良,都老老实实的陪着景泰帝批红理政,不敢多做手脚。他一个慈宁宫的少监,在大典上惊动重臣,让阁辅看到自己对太子无礼,那不是老寿星吃砒霜吗?
混到齐升这种的宦官,都是精怪,转眼已经怒气消散,满面堆笑,连连对小太子行礼道:“殿下恕罪,奴婢只是办差情急,哪敢对您无礼?娘娘派奴婢来接您,不过是怕您独自守候在外,孤单害怕,您既然与太子太保有约在先,咱们娘娘自然也礼遇重臣元老。”
太子小小年纪,但经历的变化多,却已经懂得了怎么和宫里的宦官相处,有模有样的点头:“圣慈太后的心意,本宫都知道。有劳伴伴跑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