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暗示说已知情,让女儿好生照顾自己,多多保重,稍微等了几日,就派人传信去,借口说偶感风寒喝几副药不见好,这样房氏无论如何也没理由扣下她。
郁子孝称赞郁夏聪慧,想出这等传信之法,又问曹家怎么回事?房氏在谋划什么?郁夏便将抵达康平之后所见所闻同父亲说了,她说得非常仔细,最后总结说至今没想明白姨母和表哥因何对她深感兴趣,但反常必有妖,这点错不了。
有些事郁夏不知情,看不破也正常,郁子孝听罢,恍然大悟,他脸色不大好看,在圈椅上做了好一会儿,方道:“父亲说到底只是个教书先生,无权无势,但运气不错,教出一些有本事的学生,学生们也尊重我,年年不忘记送礼来。你表哥同我提过一次,大约是想借为父的门路,为他科举甚至后面的经济仕途某些便利,为父看他才学不错,性子还需要磨,便拒了,想来他是不死心,才盯上你。”
这一席话令郁夏茅塞顿开,原来如此。
文人就讲究个师承和派系,能借到这个门路,的确能有不少便利。
难怪房氏和曹耀祖在她身上非那么多心。
不过,值得吗?
为前程娶妻值得吗?
郁夏正琢磨着,听见郁子孝说:“既然已经回府来,这事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