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的收成很差,一亩良田也就收个二三百斤。乔越是学农业的,他知道,杂交水稻从问世到发展到超级杂交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失败过,成功之后试验田的亩产也经过好几次飞跃,这都是育种方案的变化带来的,从四百公斤到六百公斤到八百公斤到他学农业的时候已经能达到一千多公斤……
不过这是试验田的亩产,试验田是不计成本堆产量,到普通农户这边产量会打折扣,亩产千斤以上是能达到的。
毕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乔越直接选择了最优的育种方案,经过不断尝试制出了最合适在临州种植的稻种。他同周知府提到明年要把手伸向水稻,说假如顺利能让朝廷大吃一惊,具体能达到怎样一个产量就没做担保,只是让周知府耐心点,等着看。
周知府不知道,阿荣听他继爹提过,他继爹是这么说的:“先把目标放低,试验田亩产订在两千斤,一切顺利来年朝廷就得给爹送金砖银瓦来,跟爹种地要什么没有,不比傻读书强?”
阿荣已经摸清楚继爹的性子,不和他唱反调,想想应该才刚中举没两年还在挣扎着往上爬的渣爹,这继爹的确能耐。
他多年轻?
他就取得这么大成就了!
他说得也没错,都不说两千斤,假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