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前十。”
徐娅通知顾南沅海外的音乐榜情况,最初还有些为顾南沅兴奋, 毕竟是她写的歌, 被别人唱出这样的好成绩,也是对顾南沅音乐的一种肯定。
但是等她认真观看了那支英文版《提线木偶》,发现对方除了在歌词上中翻英做了大改动,其他不论是整首歌的编曲还是演唱都跟顾南沅演绎的《提线木偶》没有差距, 又有些替顾南沅的中文版《提线木偶》抱屈。
“一模一样的旋律只是唱词不同,欧美圈的歌手唱了能随随便便打入周榜前20, 你当初成绩却止步在top40, 国外还是比较排斥华语音乐。”
“他们还听不惯华语歌曲, 等以后听多了, 自然不会这样了。”
顾南沅对于这样语种造成的音乐成绩差异, 要说没点心理不平衡是不可能, 但是仔细想想也能理解这种“排外”,因为说来说去还是中国华语音乐不强势, 所以优秀的音乐放到了国际, 还是会被很多外国人排斥在外,不屑一听。
这跟很多中国人也不去听外文歌曲一样, 语种是音乐的一种传播隔阂,各国音乐文化和审美差异也是。
但是如今国内已经开始有很多“年轻人”开始会追逐欧美、日韩的音乐, 无不是他们已经流传到我们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