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六年过去,几位忘年之交年事已高,却是没有精力将规模做得很大了。
    所以,学斋收学生,有三条规则:
    其一,重质不重量,重才学不重出身。
    人数多少,全看学生们有无本事得了先生的青眼。哪个先生想要多收一些,也全看他们的喜欢。
    达官贵人,寒门子弟,皆一视同仁。
    其二,类比科举,开题以试。
    由学斋的先生们,一人出一道题,仿照科举的形式,看答卷选录学生。兴许这个先生看不中,但另一个先生喜欢,若不太差,也会被收入学斋。
    其三,黄发垂髫,不计老幼。
    但凡有心求学者,不以年纪设限。所以七老八十的老头子也好,三五岁的黄口小儿也罢,学问或者灵性到了,也会被先生们欣赏。
    “题选的日子,定在二月二龙抬头。计老喜欢三贤祠,昨日刚定下来,要在旁边的阅微馆,出题开试,以甄选学生。”
    顾觉非端坐在对面,对陆锦惜一笑。
    “所以,夫人若有兴趣,可带上贵公子前往一试。计老收学生,向来不拘一格,贵公子若有灵性,说不准就被收为学生,回头可与我父亲师兄弟相称了。”
    陆锦惜听前面还好,默默觉得这事儿挺靠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