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何知月好了,又跟妙妙聊戏,“我昨天看了几十页沐雨发来的资料,可以理解你们跟我聊得了,就是想不出怎么表现。”
沐雨作为“十八线网络写手”,对她理解剧本做出的贡献最大,送上了自己收集的资料夹,其中有描述那个年代社会生活的,也有一些相关研究。
苏清溪读了一晚上,有点理解,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金玉润没读过书,哪怕跟着戏班子走南闯北,算是女人里见识多的,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别的活法。
按那个年代的传统思维,她一个下九流的戏子,身边所见和能想到的最好,是被有钱人看上娶走,或者跟心仪的人在一起。
她心里想选后者,命运让她获得了前者。
花花对此作了总结,“你如果没办法想象三四十年代的认知局限,可以像现代嘛。比如我不跟你讲线性代数、离散数学,你都不知道世界上有种人天天都在算这些的对吧?”
然而这总结没什么用,花花被沐雨、妙妙几个文科生集体唾弃了下,灰溜溜缩了。
苏清溪很怂,毕竟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离散数学,这名词都不认识,本来昨天还想问问学长呢,结果被带歪了。
妙妙等红灯的间隙转头看了她一眼,表示爱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