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道:“杨祭酒已经接手总管,吩咐我回东殿尽责,便没再去打扰了。”
但是在没走之前,他已经陪严世藩整理完基本的制度和阶段,几乎能看见工科和医科的雏形。
虞璁点点头,吩咐道:“朕记得乾钧堂二楼有个空地,你回头派人洒扫整理,等会我给个名单,明天第二天上午去那里开会。”
严世藩、徐阶这样搞文科的青年和少年,都可以放到衙门里去历练和深造。
可是如唐顺之、曾铣、杨博这种天生适合武职的,哪怕在兵部待个二十年,去国子监读五十年的书,都未必管用。
所谓因材施教,可对于将领们而言,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个教育。
打仗,有灵性的天才知道要因地制宜,知道有诸多对策和兵法。
可很多武职完全是世袭下来的,别说兵法了,他们能注意到大的气候影响、地形影响,对进攻还是防御能有个基本的判断,都非常难得。
正因如此,虞璁才动了这个念头。
内市恐怕还得有一段时间才能拆了建大会堂,而且名字不一定要叫这个。
但是,这些青年才俊们被放在七部里忙碌些人人都可以替换的事情,实在是太糟践光阴了。
如果他们可以聚在一起,可以听听老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