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职务,在大学里担任承学官,基本上事情都办的四平八稳,没怎么出过乱子。
但是……学校里面,可不太太平。
问题就出在这沈如婉身上。
她学什么都上手极快,如今又开始研读工科的书籍,基本上除了偶尔参加皇帝和工部规定的工作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理工科的知识补充和学习上。
在这种情况下,她就渐渐地瞅出不少毛病了。
由于工部的书籍都是这几年里编撰的居多,而且很多是之前光禄寺淘汰的匠人学了文字记述之后,再去跟老工匠们做的口述摘录和总结——以至于沈如婉在看的过程里,直接拿了个册子,开始记录不同书籍里的纰漏和错误。
换作现代的概念……大概是在找bug?
她做事情向来不动声色,既不会大张旗鼓的做,也不会以这些毛病来要挟谁。
出发点很简单——矫正所有课本里有误、混乱的叙述,让未来的士子们可以少走些弯路,不会被耽误。
但是,结果却不太好。
王琼作为主管,自然还在熟悉业务中。
杨慎那边在成为教育部部长以后,要操心科举的完善和新的改革,也很少过问这个看似走进正轨的大学。
所以当沈如婉的审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