赁了出去,那几家倒是做到了不跟他们家重叠,或是卖肉丸子汤,或是卖烤红薯、烤玉米,还有一家卖的是日常的杂货,类似于酱油米醋糖盐这种。
尽管并未做任何的广告宣传,这边一排的四间门面房还是引起了站在公交站等车的乘客们的注意。
农贸市场那边,热闹了一天后,才第二天就发现生意冷清了不少。
那家人是属于家里出了个能耐的,然后带领着全家致富奔小康。而那个所谓能耐的,就是去年下半年从别的位置调拨到农贸市场,主管全部事务的领导。
管这一摊子的,不一定是个大领导,事实上人家在县政府里根本就说不上话,可架不住县官不如现管。
新官上任三把火,人家一眼就瞧出了即食店的利润,大手笔的绝了原摊主、店主的路,将自家亲戚捧上了位。
那人还算有点儿脑子,知道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只选了五家下手,挑的还全都是没啥后台的普通人家。将自家亲戚碰上去之前,也曾殷切叮嘱了,好好干,食材配料都要好,毕竟这不是一票买卖。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占了店铺抢了招牌,这味道却不是一句好好干就能模仿得了的。
眼瞅着生意就好了,那家的老太太坐不住了,仔细跟人打听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