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贪小求大,其祸无边……”他听得张大了嘴,双手捏得筋骨错响,忙求问避祸之法。陆青教他清明午时去东水门外,对一顶轿子念一句话。他听后,心里一阵惊悸:
“逃得万里险,终有一时疏。”
第五章 既济
既济者,难平而安乐之世也,忧患常生于此。
——苏轼《东坡易传》
杜骋原本无意染指这桩事。
杜骋今年四十六岁,入宫已经三十二年。他自幼便身子虚弱,决然做不得农活儿,爹娘为此忧愁不已。有回他爹带着他进城纳秋税,正巧遇见一个内侍在县衙前招选小黄门,他爹便壮起胆将他也推了过去。那年他虽已年满十三岁,却似才过十岁,由于田里去得少,也比其他农家孩童白净许多。那内侍竟一眼选中了他,当即让他爹在契书上画了押,赏了五贯钱。
他爹背了那袋钱,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想说些话,却说不出来,只红着眼圈笑了笑,便转身走了。他站在那里,不敢哭,泪水却顿时涌下来,流得满腮满襟。除了伤心怕惧,他其实还有些欣慰。自己一直没有气力帮爹娘,不但白耗粮食,还得花费药钱。今天总算替爹娘挣了些钱,一大袋子,二十多斤。
到了宫里,一半人都熬不过阉割去势那一关,他竟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