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刘府时,那个三少爷的刘之烨已经过为记忆。
如今的刘之烨是一个勤劳的好小伙。当然,也是一个嘴馋的小少年。毕竟,以荣娘的家底,她家吃肉食等荤腥的次数,是少了那么一丢丢。
这一年,春末时分。
荣娘在一回卖完豆腐时,远远的路过了一家藏书楼。
荣娘眼中,有些渴望,尔后,是默然离开。
这个时代的书籍太贵重。
藏书楼,士族摆出来沽名钓誉罢了。非是读书人,一般的百姓子弟,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荣娘这般身份的,只能远远望着一眼藏书楼。
这个时代没荣娘前一世听说过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荣娘在刘府时,知道的便是起蒙之学,就从读了《孝经》为开始。所以,这个时代治学,非是士族哪有机会?
知识是被垄断的。寒门这等的乡绅子弟尚且难,何乎百姓?
百姓难有出路的。
第26章
兴宁二年。
秋。
桓大将军遇刺身亡,朝野振荡。
这些大人物的事情,与荣娘无关的。
一回夕阳西下之时。荣娘挑着空空的担子,从建业城的外城北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