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平民百姓可能不知道,但在官场上,就是初入吏司的小科员都能给你背上几段。
为什么呢?这就要从这本书的来历说起。
大朔孝宗弘治三年,以累朝典制,散见于简册卷牍之间,百司难以查阅,民间无法悉知,故命儒臣分馆编辑,《大朔会典》,初拟一百八十卷。
孝宗确是位明君圣主,可惜命太短,二十又四登基,三十不过五就等极了。接下去的宣宗,英宗也没活过自己的父亲,最后倒是便宜了先皇光宗贞皇帝。
其实给先帝用“贞”是做谥号是非常讽刺的,因为他在位期间啥也没干,就顾着修园子,选美人,让几位顾命大臣操碎了心。偏生他美人睡得不少,却一点消息都没有,直到三十多了,宫里才有一个采女怀上了长子,就是如今的陛下。当时这本法典历经四朝,已经修了近六十年了。结果就在先皇磕药磕断气的前一个月,这本书奇迹般的修完了。这下当时的太子和大臣们简直是喜大普奔,总算是能有点功绩可以给先帝贴贴颜面了。
等到当今登基之后,头一件事就是要选定监修、正副总裁及篆修诸臣给先皇修 《实录》,大家也很上道,对于先朝那些糊涂事都用小节一笔带过,主要就是抓住这本书,给先帝脸上使劲贴金。
那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