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约聊了半个小时,霍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了自己儿子,“霍勒,老师的话你也听见了,学琴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吃的进去苦,若是选择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她的声音虽然温和,却透着丝严肃和认真,不是在下命令,倒像是与人平等的商量利弊,“你学琴不是因为你哥哥会才学的。自己好好想清楚,到底喜不喜欢。”
小男孩没有一下子回答,而是小大人似的低下了头,像是在认真思考。
苏莺时和翁姐对视一眼,都觉得这对母子不简单。
他们办培训班的,见过太多家长逼迫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的,甚至占据了绝大多数学习外的休息时间。这些家长大多都十分自我,会以过来人和爱的名义给孩子做决定,不顾孩子自己的兴趣。
苏莺时就带过一个学生,那个十岁的男孩根本就不喜欢钢琴,每次来都胡乱一弹应付了事。她找家长聊过,他妈妈还抱怨说孩子练琴烦了,会发脾气把踏板直接踢掉!家里钢琴边的墙壁上也都是一个个的脏脚印。
苏莺时听后就建议让孩子换一个感兴趣的特长学习,比如那男孩喜欢玩具刀剑,星星儿培训学校就有跆拳道班可以去参加。可他妈妈一听就生气了,说她当老师不负责任,那粗鲁的武术学了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