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半院子的面条,幸好初春没有雨,没几日就干的透透的。收进来以后掰成差不多长短的面条,当天全家人都尝了一碗,纷纷夸这方便味道好。
赵氏和李氏给两个考试的孩子一人包了一包煎饼一包挂面,带了两小坛子袁厨子特制的猪肉酱,这猪肉酱里加了花生香菇,上面用熟油隔开空气,几个月都不会坏。新鲜蔬菜是没法带了,又各自给他们带了一包干蘑菇。
两个人商量一番又备出一份来,差小马送去玉芳未来的婆家,详细的说明白了这些东西如何吃,可把婆家人欢喜坏了。之前听闻院试九天,里面的书生们都是啃饽饽就咸菜,到后面几日饽饽都发酸发硬没法吃了,每年都有好多人拉肚子弃考的,还有晕过去就再也没醒过来的。今年陈家送来这些不啻于是救命的东西了!
送走了去考试的一行人,陈家人心底都空落落的,仿佛心都随着两个孩子一起去了县城。这几日铺子里出错几率大增,什么上错菜了算错账之类的小问题层出不穷。熟客们都知道他们家有书生去考院试了,也都颇为理解,还笑着打趣几句。
玉芝看着这样下去不行,干脆让陈三郎与李氏回家看两日盖房子去。
二月底的时候房子就开始动工了,老陈头日日意气风发的站在土堆上指点江山。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