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还有件事情却是别人代替不了的,替皇帝写圣旨和给皇帝讲读经史。这种能在皇帝眼前混个脸熟的整个翰林院都争得很激烈。
你说在皇帝面前混了眼熟,那可叫简在帝心,万一哪一天就得个大好处呢。
但是做这种事情的人吧,要求也挺高的,首先要用来写圣旨的,你那一手馆阁体得写的特别好。
第二要讲读经史的,学问也得好,不然皇帝问个问题,你回答不出来,那来讲什么,早点回家吃自己去吧。
第三,当今皇帝也算是个隐形的颜控,跟在他身边的没有几个不好看的。
还要第四条就是你得有个好出身,你们家有人是简在帝心的,这皇帝才能记起你,让你来读的史什么的。
前两条倒也还好,翰林们大都是进士出身,寒窗苦读了十几年,馆阁体和学问都是拿得出手的。
可后面两条就有点难以实现了。
进士们哪个不是三四十岁才考中的,年轻时候哪怕长得也算是清秀,可也抵不住岁月这把杀猪刀。
更何况,这些年少就开始读书的人哪怕原先家里穷一点,等到了中举以后,钱财和地位也就来了。这么一心宽体胖,也很少有人能躲过中年发福的。
这好出身就更难了,这得靠拼爹,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