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大妹很希望去寄宿学校的大姐能给她写信,过一把书信传递的瘾。
当时的程心当耳边风,她宁愿罚抄书,也不愿意给家里的两个妹妹写半只字。后来大妹去了锦中给小妹写信,写了一年。小妹非常兴奋,将盖了邮戳的邮票一张张收集起来,还煞有介事地回信。程心知道后虽然很鄙夷,认为幼稚无聊,但又有点耿耿于怀。尤其周末回家,小妹围着大妹吱喳不停,自己周围却冷冷清清,犹如回了个假家,心情更难以言喻。
上周末大妹一提起写信的事,程心就在周日的晚自习撕下一张作文纸,焦头烂额想内容。怕写得太矫情,回家见面尴尬,写得太干巴的话浪费邮资,三观不正又会教坏小孩,难过数学题,下不了笔。
彭丽以为她给笔友写信。
刚开学,交笔友的风潮就刮遍班级角落。学校规定每班必订的《希望之报》有笔友信息专栏,留信息的人有同县的一中,也有外省的学校。彭丽挑了个外省的,上周已经寄出第一封信。
程心苦笑,“是写给笔友就好了,简单多了。”
知道她原来是写信给妹妹,彭丽“啧”了声:“那不更简单?随便写个流水帐,保证她们都读得津津有味的,又不是求回信。”
程心:“貌似你经验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