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都要在这里待一阵子,熟悉了朝廷公务的运作流程,之后再分派别的岗位,有些去地方上熬资历,有些分入京城各个衙门。当然,也有一直找不到好去处的,连续十几年都留在这里当校检编撰之类的。
反正东头就是宫廷的藏书馆文华宫,内中藏书万千,领着一份微薄的俸禄,在那里编撰典籍一辈子的也大有人在。
比起后世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的完善,那个时代的翰林院是极为风光清贵的地方,但是在大周这个科举制度刚刚开始,而且战乱延绵数百年的时代,科举取士只是官吏的一个微末补充。
真正的上升通道大多还把持在门阀手中。便是同样科举晋身的人,出身世家的前途和出身寒门的截然不同。
比如林嘉,短短三年就已经青云直上,官居四品,与其门阀世家的出身不无关系。而同期的寒门出身的士子,极有可能要在地方上芝麻绿豆小县令一辈子。
踏进翰林院东馆的大门,秦诺兴致盎然地看着四周。
乍看起来跟普通的馆所衙门没什么不同,只是前庭的花木比别的地方看着更别致,搭配之间错落有致,东头的园子里隐约可见几处凉亭,掩映在满地花树中。
地方还挺清雅的。秦诺点点头,径直进了正殿。
完全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