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陈的呢。”
“若要以这个论,建邺三百年前还是姓宋的,也没见姓陈的还给人家啊。”
“天下争夺,当然是有德者居之。”
“神策营和神兵营联手,再加上辟东营,何惧这些南蛮妖兵。”
一个声音凉凉地插嘴道:“别忘了,咱们还有三万兵马扣在人家手中呢。”
一群书生在茶楼上,对着天下大事议论纷纷。科举之后,名落孙山的大多数都已经启程返乡了,此时还留着京城的,大多都是考中了的,或者准备在京城的书院留下学习的。对京中的事务也格外留心。
比起左边的茶楼上议论纷纷,右边林立的书架旁边就安静多了,都是正在挑拣书籍的士子。
一个银灰色长衫的年轻书生正在书架前埋头翻找着。
有相熟的年轻人见了,招呼起来:“康兄,怎么也过来了?可是来买《簪花录》的?”
银灰色长衫的年轻人抬起头,秀气的脸上微带腼腆,笑道:“原来是王兄,我是来找南陈方面的典籍,没想到在这里能遇见你。”
两人是同一家书院的学生,非常熟悉。
姓王的士子笑起来,“说的也是,康兄今年高中一甲,何必来这里买什么《簪花录》。”
周围听到的士子,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