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翰林近来在重修本朝大事实录,徐砚被点名协助。忙碌一日,等到回神,外头已挂起了灯笼,朦胧的光霜华似的铺在地砖上。
坐在长桌案首的闫首辅也揉着脖子抬头,朝已经熬过饭点的众人说:“都停了吧,已经这么晚了,这些天是要辛苦些,得赶在陛下万寿前修订好。”
翰林一众官员忙道不敢担辛苦二字,各自收拾。
徐砚独来独往惯了,落在最后。已经过了下衙的时间,千步廊上只得翰林院一众,两边侍卫林立,在暗夜中更显得此处肃穆森严。
走到临近洪武门的时候,徐砚却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和闫首辅说话,语气十分恭敬。
“......他资历轻,翰林院哪个大人不比他有才识,是首辅给了机会,他才能参与。”正说着,已经看到他,喊道,“三弟,正说怎么没见着你。”
徐砚半张脸隐在夜色,眸光淡淡看向朝自己招手的身影。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大哥。
闫首辅微微侧头,瞧见身姿挺拔的青年于灯笼下走来,面上是和蔼地笑:“陛下爱才,嘉珩可是陛下钦点的探花郎,能得此机会,也是他争气。”
当朝首辅闫鹤已六十之龄,胡子半白,德高望重,在朝里他说一句话就是半句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