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都不少。背后还有一个赵莺莺腰高的陶缸,上面盖着一个麦秸秆编的拍盖,盖上压着装面粉的布袋。
赵莺莺把布袋搬开,里面是晶莹透亮的大米,装的是满满当当。
至于橱柜里,从屋顶吊下来的架子上,各种各样的食材,有腊肉腊鱼香肠,也有各种各样的菜蔬,还有红枣、粟米、小米、玉米面、红薯面等,可以说是一应俱全。这可比当初在老宅的时候好看多了,那时候厨房里根本不敢放这么多东西。
最后是厨房屋角有一个半人高的大水缸,有了这个厨房里用水就更方便了——之前在老宅里没有用水缸。因为厨房是三家人公用的,水缸自然也就是,那么打水就会成为一个互相推诿的事情。
所以干脆不用水缸,都是各家用两个水桶,要用水了就从水井打两桶就是了。
说到水井新家这边也有水井,刚刚进门的时候赵莺莺就喝过这家的水了。不是什么上等的甜水井,就和赵家小院那边的水井一样,普普通通。不过这样就很好了,自家单独有一个水井好处可是有很多的!
赵蒙就曾经和她说过:“有水井的人家好过夏,水井里面夏天凉快,吃剩下的饭菜吊在水井里不担心坏。还有各种果子,洗好了浸在水井里,拿出来吃的时候冰凉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