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就差不多属于后者。所以这种十分摇摆的时候就算是劝,也只能让方婆子去。要是让王氏去,那纯粹是帮倒忙,说不定大好局面也会没有——赵嘉恐怕会想,这个人就是要害我,我就和她对着来就是了。
赵嘉的这种变化是很明显的,连依旧专心绣花的赵莺莺也察觉到了。不过她并不为这件事多惊奇,如今这世道,并没有前朝鼓励守节的风气。再加上民间普通人中间男多女少,娶个媳妇尚且不容易,何况是续弦,所以鳏夫和寡妇凑到一起的多了去了。赵莺莺从小在太平巷子长大,这种事情见得多了。
在赵莺莺看来,人是会受周围风气影响的。如果满天下的人都崇尚守节,爱当个贞洁烈女,那么本来一个不打算这样的人恐怕也会随大流这般。与之相同的,如果大家都没有守节,过了孝期就再嫁了,一个人就算有心守节,恐怕也会被勾动心思。
更何况,赵莺莺看的很清楚,自己这个小姑并不是什么坚定守节的人。
只不过赵莺莺,或者说,赵家上下都很坦然的时候,曾月娥曾雪梅却不太坦然。曾月娥见母亲似乎动摇了,就在房里与赵嘉道:“娘,你可别信三舅妈说的那些话,她不就是想把咱们家赶出去么,千万别趁她的心。”
以前的时候曾月娥也这样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