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些不足,不过好歹这是个心里纯善的,没得其他人——连佛像观音像都绣的一股子逼仄之气。”
太后娘娘在这世上心眼最多的地方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看人那是极准的。哪怕在别人看来,这些绣活都差不多,偏她能从各种精美的绣图里看出什么逼仄之气——说真的,就连被她赞过了的赵莺莺其实也没有明白自己有哪里不同。
不过从此之后赵莺莺就算是入了太后的眼了,太后让绣艺特别好的绣工专门教她。后来她花了三年功夫绣成一幅观音像,如何巧夺天工且不提,难得的是观音像眉宇之间那种慈悲、纯善,叫人一看便诚心祷愿。
这幅观音像自此之后就一直被挂在长春宫,直到太后驾崩,赵莺莺被赐死,依旧挂在长春宫的小佛堂里。
赵莺莺在绣观音像的时候是有自己的心得的——倒不是说她是一个慈悲为怀十全十美的完人,能体悟到观音那种大慈悲,所以能绣出那种绣像。说到底,只不过她一向是一个所求不多,且随遇而安的人,即使在皇宫里也没有想着上位之类的事情。所以她的绣图才能比别人更接近观音的样子,所以太后娘娘才会一眼看中了她。
现在的她绣观音像当然是手到擒来,只不过为了谨慎,她还是要画一幅图确定种种布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