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即便是这样也很厉害了,赵莺莺直接翻到了一叠文契底下,看到了甘泉街这边承接的数额。
总共是两万两银子的货,怎么也不算少了。
其中昂贵的比较少,特别是上了百两的东西,不过寥寥二三十件而已,而且多是两三百两以下的。可是有四五件不同,都是上千两的货色,这就占了两万两种快一半的数目走了。至于剩下的几千两,东西非常多,光是荷包这种小东西,就有四百个。
当然,汪家这种人家要的荷包,哪怕是要拿去赏人的,那也不是一般的。都按着上等货色来,一个作价五两银子发卖。据说这四百个还不是全部,因为还有别的铺子也在做。
赵莺莺的眼睛当然不会盯着这些荷包手帕之类的,她看到的只能是那四五件上千两银子的货。
这里有五件东西,一件是重中之重的嫁衣和红盖头。这一件汪家是有指定的,要由彩绣坊几家分铺集中最好的绣娘一起做,这肯定是轮不上赵莺莺了。然后就是两件插屏,一件绣画,一件观音像。
赵莺莺首先就看中了那绣画,这是要求把一幅宋代的长卷给绣下来。赵莺莺上辈子借着宫里的方便,这种名画绣过很多小幅的,只是长卷却没有涉猎过。这辈子这种绣画她没怎么接触过,主要是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