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不拢嘴,面对面地好好调侃了她一回。
桃儿给赵莺莺拿了调羹过来吃粥,笑着道:“管外人说什么?说好的那是善意。说不好的那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呢——您多吃一些,这是今日小庄起了老早熬的,熬的时候够,所以才格外软糯粘稠。”
赵莺莺喝了一口粥咬着勺子道:“那孩子啊...也太小心了,明明让她多睡一会儿的。罢了,这是改不掉的,我记得当初你刚到我家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后来才渐渐好了起来。一切都不用管,时候够了铁杵也能磨成针,何况这些须小事。”
桃儿听赵莺莺说起她刚到赵家的事情也是怔了怔,然后就微笑了起来。今年年初赵莺莺已经给她定下婚事了,并没有看谁家给的钱多,而是找了一个人很勤快,正在酒楼里打杂的年轻后生。
他因为父母双亡没有人帮扶娶不起媳妇,但是他人是好人,就连崔本也是赞了又赞的。实际上这些也就够了,对于桃儿来说他们都是有手有脚的年轻人,对方还是崔本和赵莺莺都赞过的。她自己这些年也跟着赵莺莺学了一些针线,靠这个也能补贴家用,日子会过起来的。
她会在今年赵莺莺生产完,做完月子之后嫁人,那时候也就是初秋。大概是因为快要离开赵莺莺,离开这个她当作‘家’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