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是这样写的——
“一碗由老板娘亲自操刀的地道蚵仔煎选择了颗颗饱满的新鲜海蛎,选用的并不是适用于生食的大品种,而是适合于酱油水及用于煎的小品种,虽然个头小却风味浓郁,能感受到其中的海味,清理干净后与比例适当的地瓜粉、调味料、韭菜段搅拌,简单地热油、放上少许葱末增香、下锅略煎至酥脆,内里却依旧糯软,打入预先备好的蛋液,反面继续煎到火候正好便能出锅摆盘,上面码上香菜,唯一的酱料是老板娘自制的甜辣酱,就如金秋小炒的特色一般。至于是否要蘸酱,则全凭顾客的想法选择,想吃原味的便直接入口,想要试试独家酱料的,蘸酱后也别有一番风味。
像这样的一碗蚵仔煎在金秋小炒并非常备菜色,而是老板娘随着时令择出的最优搭配,端上后扑面而来的热气和扑鼻的香味,让即使不吃海蛎的小编都忍不住放入口中,入口即化、念念不忘。”
浮夸的形容只为了说明金秋小炒老板娘的一道小菜,可这些看似收了钱的夸张描述却是来自小编以及众多老饕的肺腑之言。
在探店必备的打分环节中,小编更是丧心病狂的将下限拉到了极端——
“口味:满分(有一份菜单摆在我的面前,我只想说,全想要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