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就算淮南郡王忍了过去,不予追究。
但是那起子小人说不准就会在皇上耳边煽风点火。
说他淮南因为世子之事必定暗中记恨上了皇上。
一旦在皇上心中起了龃龉,就像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种子,它渐渐发芽,抽条,长成参天大树。
到皇上的疑心到达一定的临界点之时,淮南郡王就算是再怎么自证清白也是无用的
真到那时,可就真是百口莫辩了。
是以,在闵白卓被接到京城之初,淮南郡王就捏着鼻子同意了三皇子的提议。
闵应知道三皇子和淮南郡王之间的联盟其实并不牢靠,原书中描写,在三皇子后来栽倒之时,淮南郡王只是选择了守在淮南,并未作出想要营救之意。
后来原书中的闵应荣登大宝,也是淮南郡王头一个递来了贺表,以示臣服。
闵应就是怕这些会被蝴蝶效应掉,所以早早的就派人去与淮南郡王接洽。
为了取得他的信任,闵应也是费了不少的心思。
这淮南之地多水,地少。
而且地势低洼,比起广陵、金陵,更容易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
闵应就派零三等人去传授了他亲自整理编写的桑基鱼塘的施行方法。
这样既能缓解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