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如地反口一问,不由一怔,半晌冷笑道:“哟呵,百官交口称赞的‘八贤王’还会觉得自个儿当不起,想要保举旁人?”
“不错。”胤禩自袖子里掏出一本黄缎折子,冷笑着看了胤禛一眼。他也不是没读过史书,自然知道帝王心海底针的道理,故而也是做的两手准备。百官保举,声势压倒众人。皇阿玛依前言行事最好,若圣心有稍许变化,他便趁势举荐旁人,亲自上本,谁敢说他有二心?
“儿子保举的,正是三阿哥胤祉。”
众人哗然,刚才还死寂的堂下骤然响起一片低沉的议论声。三阿哥这些虽然不安分,但是碍于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文人脾气,都是些小打小闹罢了。如今乍一被放到众人怀疑的目光下,顿时觉得如坐针毡,拒绝也不是,答应也不是。
连康熙也吃了一惊,命人接了一看,那奏本上墨迹已然干涸,黑中带灰,明显是多日以前就书写好了的。
康熙心下稍缓,仍是冷笑道:“避重就轻,祸水东引罢了!”
胤禩只辩道:“儿子虽然不才,但是蒙您错爱,也封爵开府多年,小有门人下属。儿子就是再蠢,也不会谋东宫大位、九鼎重器于七十二小吏。今天跟九弟、十四弟相约共饮,也只是廖叙兄弟之情罢了。贫寒百姓之家,尚能共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