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进入燕陵,饥寒交迫的流民也坐船跟着涌进燕陵。
萧蕴早就在安北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正好利用多余的存粮养活这些流民,再引导着流民垦荒屯田,形成了一个个崭新的城镇和村庄。
因有安北精兵镇场子,当地秩序井然,不管是燕陵当地的土著,还是流民中的野心家都掀不起浪花来。
反正燕陵本来就不是大秦的辖地,当地的土著部落人数稀少,在训练有素的精兵面前又不堪一击,萧蕴和叶辞就是那里的土皇帝,不管怎么折腾都不会有人过问。
不过两年下来,当年的付出就已经见了成果。
燕陵府库收上来的税粮,比大秦这几年的国库存粮还要可观,其中约莫四分之一直接给了安北,其中的大半都走水路运了出来,交给秦暄调用。
秦暄这几年的势力扩张非常快,便和来自燕陵的支持关系匪浅。
流民四起的时候,各种叛乱和起义也如瘟疫一样,四下里蔓延。这时候,平叛是个劳心劳力,可能还非常不讨好的事情,打了败仗会被皇帝和朝臣们骂,打了胜仗免不了被天下人骂。
更何况,只要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叛乱就没有彻底平定一说。
秦暄主动揽过了这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因总有办法筹集到救命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