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化肥厂的位置就在县城边上, 招工首要的选择是县城里尚且没有工作的职工家属, 然后吃不下的名额才会分配给下面的村子。
但就是这样,名额也不算少,各个大队更是摩拳擦掌,准备多给自己大队争取几个。
李老头心里也不免火热, 要是能去化肥厂上班,那就相当于吃上了商品粮, 不仅有票证拿, 还倍儿有面子。
虽然以李家村现在的富裕程度, 不在乎那么每月几十斤的口粮就是了, 但是身份不同啊, 在大家伙眼里,当工人可比当农民光鲜有前途。
所以接下来争夺名额时,李老头很是积极地撂下去几个其他队的大队长,成功为李家村大队争取到五个指标。
而其他生产队,少的一个没有或者只有孤零零的一个,多的也就三四个。
李家村占据着粮产次次第一、交公粮最多最积极的优势,拿了这么多,旁的人即使羡慕嫉妒也不会多说啥。
李老头在一群人的恭贺声中谦虚地保持着平静的表情,让县领导们刮目相看,等到坐上驴车回程时就忍不住喜气洋洋起来,到了村里立马去和老族伯通气商议。
当晚,李家村大队全体队员在打谷场上开了场大会,重点是讨论要怎么分配化肥厂做工名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