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约莫一个多时辰,有人惊呼了一声“祭酒大人来了”,嘈杂的议论声仿佛被瞬间扼住了喉咙一般消失了。
来的不仅有国子祭酒虞世基,还有一位中年文士模样的官员。
国子监除却努力用功、天赋非比寻常受各地举荐过来的平民学子之外,亦有不少权贵之后,这些权贵之后对于朝中高官大多认了个脸熟。是以,当这个官员才一露面,便有人激动的高呼出声。
“是徐先生!”
才扼住的骚动声隐隐又有重起的迹象,有不识此人的忙问:“哪个徐先生?”
“还能哪个徐先生?”被问之人激动不已,“自是最有名的那个徐先生,当今太傅徐长山先生啊!”
“徐长山”这个名头在学子中不可谓不响亮,嘈杂、欢呼、议论声愈来愈烈。不少人皆将目光转向徐长山,对他将要说出的话语开始期待。
不过,徐长山此行未说一字,而是与虞世基对视了一眼,而后点了点头,默默地站到一旁,目光看向他们这些学生。他也没有特地去看哪一个人,而是扫过他们,看着他们这些学生的神情,默然不语。
虞世基轻咳了几声,安抚住了学生们激动的情绪,不知道是不是被徐长山的“惜字如金”所影响了,也破天荒的没说一句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