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祖,起了兴致靠近去看。
待他问起,太傅方才搁笔把刚刚写好的一页内容放到旁边晾干。
“臣欲为先帝写《帝王本纪》。”
他微微一怔,“《帝王本纪》自有太史令书写,太傅何必亲自操刀呢。”
“陛下是觉得臣会写不好吗?”
赵易连忙摇头,他为帝十几载,在天下读书人中颇有识人善用的美名,但他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才,似太傅这般允文允武,琴棋书画俱通的鬼才却再也找不到第二个。
“先帝与陛下一般,是一个宽厚的帝王。但他为了把这样一个重新焕发荣光的帝国交到后人手上,在史书中承担了许多本不该由他所承担的骂名。所以臣这本《帝王本纪》,与其说是客观公正的史书,不如说是站在臣的角度,缅怀追忆先帝。”
有过之处他轻描淡写略过去,有功之处他不吝笔墨,致以华美辞藻。
在他笔下所成的这部史书,其他事件发展都能站在客观角度冷静分析,唯独对赵信个人的评价上,必然做不到史书最基本的一点。
——即是公正。
这本《帝王本纪》,他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年,写完之后就把原稿呈上给赵易,没有再理会后续的事情。
到后来衡玉陪葬皇陵,处理完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