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就出了岸口,来到大街上。
比起岸口的熙熙攘攘,大街要更为宽敞。平坦的街道上有行人走着,也有汽车和马车,铁轨自他们眼前一路蔓延到视线尽头再也看不见。
萧笙经过之前的冲击,面对这样的场景已经能平静下来。他还没多打量几眼,就见衡玉快步走向停靠在路边的马车,用流利的英语与车夫对话,两人很快就上了马车。
马车碾压着路面,在有些摇晃的马车内,萧笙坐了会儿,还是按捺不住,出声询问衡玉,“林兄,我们现在要去哪里?”
“去寻我父亲的一位朋友,在来美国之前我已给他写了信,拜托他在他家附近为我寻个落脚的地方。”衡玉回道。
林父身为华夏最早一批远赴海外留学的人,不说别的,人脉肯定有。与林父同一批赴海外留学的人里,有学者有政客有将领,人数虽然不多,但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的人才。
马车晃悠了快一个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
萧笙和衡玉下马车。他们来到的这个地方看着不算很繁华,但环境很清幽,远离了喧闹的街道和工厂。
衡玉下了马车后,提着行李箱去看路牌。他话不多,但做事稳妥,萧笙也没多问,直接跟在他身后。
判断清楚方位,衡玉很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