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免有索贿的嫌疑。
有些士族为了证明子弟品级的公正性,会邀请同等门第的客人作为“见证”,以证明没有徇私舞弊的现象。
知客童子原也想招待访问官在祝家庄内等候,但此人竟连大门都不踏入,就在门外待客的茶室里坐着等祝英台出去,半点都不着急。
现在马文才又说他们可以做个“见证”,让祝家父母连拒绝的理由都说不出口。
能怎么拒绝?称病?
“病人”好生生在赴宴呢,当这么多同窗瞎子?
祝伯元越想越是头痛,忍不住又回身瞪了祝英台一眼。
“你自己出的风头,自己去解决!”
他命人去唤了几位对此事颇有了解的门客,“让卢先生和方先生陪你去接待那位访问官,若是要字,写一幅给他,只是不要再想着出风头了,年纪小小就盛名在外,对你不是什么好事!”
他的最后一句语气极重。
受到警告的祝英台反射性点头,可目光一接触到马文才,突然就想到了那夜去夜探时说过的话,顿时醒悟了过来。
这字,非但不能随便写,还要好好的写。
最好写的那位傅大中正不得不重视,好到给她的书品一个极高的评价才行。
想到这里,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