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是事后替梁山伯善后罢了。
这几个都使听到梁山伯说已经有了眉目会这么惊讶,也是因为如此。
若没有太守府的书令,他哪里来的胆气和能力去让此地士族拆了“困龙堤”?
就靠他带的那一帮子书生?
说话间,屋子的门被人敲响。
都使们将眼睛一眯,悄声贴到门上往门缝外一看,见是杨厚才带着几个乡人打扮的百姓,点了点头,开了门。
“你们来了!”
梁山伯见杨厚才果然把人都带来了,大喜道:“有你们在,我进那块‘龙穴’就十拿九稳了!”
进入屋子里的杨厚才,已经一改之前郁卒悲愤的形象,站在那里也不再刻意驼背弯腰,虽然脸上、身上都有伤,可浑身都展现出充满希望的光彩。
他一见到梁山伯,就屈膝给他磕头。
若不是这位县令是个好人,就在他告状的时候,恐怕就已经被交出去了。
梁山伯将他搀起,问起杨厚才带来的人,后者指着几个有些局促的乡人,介绍道:
“他们都是我们杨家村的汉子,都是信得过之人。”
“困龙堤刚修的时候,人手不足,请了本地人帮忙,我这几位同村因为力气大也去干了几个月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