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教育,又有乡野庶子没有的见识,往往得到御史台的青睐,有更高的晋升空间。
这就是御史台“秋季招录”的由来。
在来京的路上,马文才就已经向他提供了一卷有关朝中内外官员的名录,详细的记载着他们的出身、官职、所归的派系。
这份名录原本是傅异为傅歧日后出仕准备的,傅歧与马文才形同兄弟,便将这份名录也给马文才抄录了一份。
马文才要想发迹,少不了要用些投机取巧的路子,御史台中必须要有自己的人,而梁山伯又志在御史台,所以在征得傅歧的同意后,他将这份名录也给了梁山伯一份。
梁山伯来的路上,大概早已经把名录背的滚瓜烂熟了。
河东裴氏虽然门第高,可早就不在朝中出仕了,倒是地方上出过几位刺史,那也是看重他们的军事能力。
作为士族,他们任侠重武,在如今的士族之中也是另类,反倒跟和地方豪强交好,而不是其他士族。
梁山伯用裴家的旁支庶子身份参加招录,远比其他人都有优势。
只是如今却有两件事情难以糊弄过去。
一是他的会稽口音、二是他的长相身材。
“公子说,在京中认识你的人不多,你以后要是入了御史台,认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