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写的浅显易懂,此外,还特意说明了将在今年冬天举行“武试”,春天举行“文试”,选拔魏国官员,只要通过考试便能为官,不限年龄,不限门第。
此布告一出,魏国举国沸腾。
魏国已经近百年没有张榜“举贤令”了。
自从文帝汉化,官员皆在姓望之中遴选,宗主和以武勋立足的阀门虽然会得到朝中各种“公侯”的封号,却皆是虚职,就如同之前陈庆之的关中侯一样,既无领地也没府邸。
这也让不少人在背地里嗟叹,心道魏国官场究竟被尔朱荣屠戮成了什么样子,才能让洛阳“不限年龄、不限门第”的选拔官员。
嗟叹之余,更不免跃跃欲试,或是挑灯苦读,或是督促家中子弟努力读书、临时拼上一把,也许朝中没人可用,就把他们选上了呢?
持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各地如同虚设、甚至空虚无人的衙门每天都被无数人打听,想要询问“考试”的具体方式和内容,可惜魏国如今很多地方的地方官都没有,和洛阳朝堂往来全靠驿站那些邸报,宿老和有官爵的宗主或许能打探到一点,那些没有主官的衙门自然多少人知道。
好在马文才考虑到这个问题,没有多久,各地的城门前就布上了第一场
“武举”的具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