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刚是从别的学校调过来的,所见所闻就比张春华多一点儿,这些年上头年年都有支教老师过来,可下面分到县镇就真没几个,而且好多来支教的老师看到这么艰苦的环境都坚持不下来,听说最厉害的刚来了一天,转天就走了。
这位今儿过来就让村长领着,旁边还有县镇的领导。
决定留下来,住的窑洞可是村长儿子打算结婚用的!
还有人给她拿了个箱子,那会儿正赶上他下课,瞧了一眼就觉得那个箱子比他在这边一年的工资还值钱。
姚村一个支教老师也没来过,可这架势怎么看也不像是支教老师的架势。
就像是他曾经听说的下来镀金的。
张春华也明白了,可想到先前下课在教室里看到的那个年轻的杜老师和学生们说话谈笑的样子,又觉得应该不是邓刚说的那样。
杜玥在姚村吃了第一顿的晚饭。
来姚村第一天,也不用杜玥开火,杜玥就在村长家里吃了。
中午村长家里没几个人,晚上村长家里人可不少。
村长三个儿子,两个闺女,一个闺女出嫁了,就嫁在姚村,大儿子和大闺女都有孩子了,二闺女十几岁,在家务农,小儿子九岁,杜玥在姚村小学见过。
一家子十多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