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竹当下就想放他下来,思考一下还是绷住了:“本想让你颠一个时辰,但你这样机灵也就算了。你听我弹一首曲子,若能说两句有用的话,便不必呆上那么久。”
以洛九江的天赋而言,这番举动与轻轻放过也几乎没什么两样了。
洛九江双眼一亮,连连点头。
当那首乐曲自公仪竹指下倾泻而出之时,窗外的风吹竹林声、莺啼鸟鸣声、草木摇曳声……所有外界的喧哗仿佛都不存在了。
如果说乐庐初约之时,公仪竹一支迎客调弹尽了四季风光,那眼下这一曲箜篌,就道尽了天地浩大。
洛九江此时简直要称赞公仪先生拿音节把他顶到半空上的做法又好又妙,随着乐曲的跌宕起伏,洛九江整个人也在空中上下摆动,而他的魂灵仿佛早脱出这具躯壳,伴随着曲中意境直抵一处处险峭高峰,旷然原野,极地冰川……
公仪先生最初的起调极低,低到洛九江双脚几乎能够挨地,琴弦方一沾手,雄浑之势便节节拔高,如人站在泰山脚下,仰面向上,只觉其如擎天之柱,触之即能撼天动地矣。
随着曲调昂扬而起,旋律的激烈之处也渐渐升高,洛九江被那调子托着向上,胸口也如亲自攀爬耗力一般,起伏比之最初剧烈许多,巍峨山尖尚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