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如以前当然好。可若是你这几年,我说是万一,倘有合适的,也别不考虑,咱们随缘法就行。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闻知秋听母亲这一番入情入理、绵软熨帖让他再相别家淑女的话,由衷道,“要是韶华有妈你一半的和软就好了。”
任何一个母亲,都愿意听到儿子这种夸赞,闻太太心下欢喜,“我是旧式妇女,褚小姐新派女性,这怎么能一样?赶紧把粥喝完,钱嫂子晚上用砂粥煮的。”
闻知秋三两口喝了剩下的粥,“以后再说吧,现在也没空,张市长连任在即,我这里事情多,也顾不上。”
“这要是褚小姐不走,还能帮你应酬下内眷间的事。”
“这不急,以后韶华回来,更添身价。”
闻太太想想,倒也是这个道理。时下人娶妇,无不看重门第出身,媳妇品性才能,可说句实话,样样齐全的也是万里挑一。上一个媳妇田氏,出身倒是够了,交际圈也有名气,只是与内眷们相处并不十分好。褚韶华出身平平,交际是极有本事的,倘能在国外读个洋大学的文凭回来,便是在内眷圈里也是身价倍增,不比那些名门小姐差的。
闻太太还另有一事与儿子商议,收了桌上的碗碟,闻太太见闻知秋身边放的是杯冷茶,直接给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