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把话说简洁明白,让爷爷听懂,陈希梦继续说道,“我相信很多家庭作坊的袜子还是在走国内市场,如果我帮他们搭线,走国际市场,那就不一样了。”
    “你怎么搭线?”
    “如果我摸清楚了套路,那我有自信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国际商家。”
    “孩子,你说的这些,道理是有的,但是这不现实。”
    “爷爷,就像我们季潭村,那些还在做袜子的人家,他们虽然比咱家好,至少他们没有彻底被淘汰,但是说实在的,放在大市场上,横向地比较,他们做的成绩一样半死不活,为什么?”
    陈希梦自问自答,继续道,“第一,他们的市场面不大,很多走的还是义乌市场,最后运往全国各地,我们现在的国情不允许我们的人民奢侈消费,说白了,稍微贵一点,就不买。”
    也许全国各地的卖家和制造袜子的厂家不曾见过面,但是两者有必然的关联,卖家不舍得花太多钱购买,直接导致厂家不愿意花高成本,所以为了盈利,厂家一再降低成本,所以商品的质量也一再降低。
    商品不好,国内市场都吃紧,自然也走不到国际市场上,哪怕浑水摸鱼进去了,也禁不起考验,毕竟进出都要税,要是没有盈利反而亏,谁当救世主来买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