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撑着继续露出笑脸,吴氏微微抬起下巴:“听闻祁家三郎文采斐然,又考中了秀才,当真是好儿郎,你我两家若是能结成秦晋之好,也是极好的事情。”
此话一出,柳氏的神情微淡,可马上就恢复了柔和笑容:“我家三郎年不过十七,若没记错,你家姑娘该有二十了,这年纪实在是不匹配。”
吴氏最听不得的就是旁人说她家女儿不好,哪怕柳氏说得委婉,吴氏也下意识地反驳:“女大三抱金砖,再说了,你儿子不马上就十八了吗?也到了知事的年纪,不早了。”声音又顿了顿,努力的温声劝说,“我们鲁家说起家世,在这城里也找不出一家更好的,京城里也有助力,未来若是三郎走上仕途,我家也好出力不是。”
此话一出,柳氏端着茶盏,凑到嘴边时很好的掩饰住了眼睛里的冷淡。
她是知道张氏是个没脑子的,从还在闺中时,张氏就经常被吴氏当枪使,偏偏张氏自己还不知道。
没想到如今都过去这么多年,时移世易,张氏的脑子没长大,吴氏也和以前一样,面上端着温顺,心里七拐八绕的。
这些什么高嫁低嫁的话,关起门来说说也就罢了,偏偏吴氏就要笑着拿出来说道。
柳氏知道,其中纵然是因为她瞧不上自家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