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印象中似乎后人的评价存在的争议很大。
作为一个从一开始就没有记忆的人,萧函很难对哪个世界特别有归属感,对于这段沉重又坚韧的历史,也很难有太深的感受。最多就是对历史的发展,不曾断绝的钦佩。
萧函放下了红包书,继续根据屋内的痕迹,拼凑原身的状况。
床底下的木箱里有烈士证和政府补助证明,
桌上有厚厚一沓书还有原身做的笔记,萧函也知道了原身的名字,姜苓,一个正准备参加高考的高中生。
她是幸运的,在未来的教育断代长达数年之前还可以接受这个国家最好的教育,同样,姜苓也是勤奋刻苦的,因为作为一个孤儿,能念书念到这个时代的高中,甚至可以拼搏更高等的学府。
而姜苓也是因为她的刻苦而送了命,在摸骨的时候,她就发现了这具身体有心疾,虽然不是很严重,但像姜苓这样彻夜学习,时间一长,心血不足,身边又没有人发生意外,悄无声息的死在了这个夜里。
姜苓对不久后的高考似乎抱了很大的期望,她甚至都能感受到体内残存的那份情感,炽热的梦想,对知识的渴望。
萧函抚上胸口,脸上难得出现丝丝疑惑和茫然。
忽然响起9526惊喜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