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勃地开疆扩土, 壮大名声, 容漱考虑更多的是缓和存在的矛盾, 第一桩就是修大夏法。
其中有些弊端的确需要改善了。
比如奴仆分良籍, 贱籍, 贱籍若主人打杀则处十棍,罚十金,良籍若被主人打杀, 则与杀人同罪。女子娶夫,唯有五品官以上可纳侍,且有定额,五品以下以及平民只可娶一夫,且杀夫与杀妻同罪论处。
男女皆定为十八岁方可婚嫁。
嫡出儿女可分得七成家产,庶出三成等等。
然后就是发家致富,比如开发商道,开发海域,无人岛屿。
又比如把附近的几个小国,顺从归属的就派一些文人大儒过去教化开学院,不服的呢找个差错打服了,然后再派人过去,总之结果是一样。
等将文化甚至形象习性同化,文字语言统一,那么再移民迁居,就不是件难事了。
容漱暂时定下了一个三十年计划,希望那时她还在,或者她的继任者不会傻到看不见其中的好处。
期间也有过几次大战,都是大夏这边赢了,对待战败国,容漱也和善不到哪去,赔偿的钱财充实国库,俘虏的士兵就是修建水利运河的劳力。还能割到几大片土地,土地多了,迁居移民,繁衍人口,大夏的劳动力还是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