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似乎对此很有兴趣。
萧函眸光微动,“江南临桐。”
她说的是舅家所在的地方,萧嘉树被舅家带走后,户籍就落在了那里,说这个也没错。
韩瑾瑜从神情上看不出什么来,依旧温文尔雅,君子如玉。
撇开其他,韩瑾瑜对这位宠妃弟弟也有几分好奇,考较的也比其他人多些。引得周围同是国子监学生看向他的目光俱是艳羡。
也没人怀疑韩瑾瑜是因为萧嘉树是萧妃胞弟所以看中偏爱,韩瑾瑜一往的名声,只让人觉得他不拘俗流,有教无类。
考较萧嘉树的过程中,韩瑾瑜却是连连惊叹讶异。
萧嘉树在学业上不仅触类旁通,思维开阔,而且见解独到。
其他人也察觉到了,毕竟韩瑾瑜这样的大人物每问的一道题,他们也都会在心中思考,给出答案,但越到后面越觉得有些晦涩难懂,再想给出答案就十分艰难了。
再一对比,萧嘉树从始至终都是那般从容自如,似乎最后一道和第一道提问没什么不同。
旁边的学生便知道萧嘉树是真的与他们不同了,能扛过大名鼎鼎的韩大人考较,恐怕过了今日,也要名扬京城了。
萧函虽然还没有学透这个古代世界的科考经义,但韩瑾瑜作为已经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