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有些消息传的很快的。
韩瑾瑜收到消息的时候,萧妃已经在皇帝跟前哭诉了,自己胞弟竟然在京城天子脚下遭遇歹人,险些性命堪忧。
皇帝大怒,先是怒斥了京兆府管理京城治安失职,好在有萧函提醒,几名京兆府衙役‘救人’有功,才没让战战兢兢的京兆府尹太丢脸。
后来皇帝还下令严查此事,考虑再三,交由大理寺查办。
这个考虑自然是有萧妃的功劳,就是这事没有镇武侯的影子,她也扣准了。
何况这事还真是老侯爷唐雄吩咐手下人做的呢。
说起来还是萧函在云兮楼扬名引起的,人怕出名猪怕壮也是道理。
镇武侯唐雄那个老狐狸,知道能被韩瑾瑜看中的肯定不是什么普通人才。
宫中萧妃一枝独秀,地位稳固,镇武侯府的势力也渗透不进去,更为难不了她,萧妃父母双亡,倒是有个舅家,但是发达的时候也就随便给了县令打发了,说明也不是多亲近。那么唯一可能称得上是软肋的,就只有宫外的胞弟萧嘉树了。
唐雄不可能眼看着一个对镇武侯府有敌意,又有潜质的年轻人崛起,日后和萧妃联合,给镇武侯府添麻烦。
也没打算弄出人命,否则陛下那不好交代。